2)第387章 圣人出,高山仰止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而“本心”又是天理,天理的核心又是纲常,因而每个人只需要谨守自身,就能够实现“存天理”的目的。

  至于其他的,什么国家也好,社会也罢,都与自己无关,一切都变得可有可无。

  空谈心性,整天坐而论道不干实事,怎么能“治国平天下”?

  久而久之,问题就大了。

  自嘉靖朝以来,“坐而论道,独处感悟”成为了大明士人的风尚。

  士风彻底陷入了玄虚缥缈,家国情怀不复见于士人之中。

  在封建王朝,士人一旦没了社会责任感,王朝基本上可以宣布凉凉了。

  大明如今,正是走到了这一步。

  大明后期的空谈之风,江南士绅只顾私利,却枉顾国家,多半是由心学而起。

  因此大明亡国后,以身殉国的大多数信奉理学的,投降建奴的却多半是心学。

  然而理学家们‘平时袖手谈心性,临危一死报君王’,都亡国了,还有个卵用?

  后来的黄宗羲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毁灭了大明,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。

  很多有识之士也意识到儒学的困境和大明所处的现实,却苦于找不到良方,重新陷入迷茫之中。

  这也是张溥、张采建立的‘复社’,提出‘古学复兴’的口号,立即一呼百应的原因。

  而西洋传教士进入大明,短短时间能忽悠徐光启等一大批官员、士人,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。

  因此大明的士大夫当中,崇尚所谓‘泰西之学’的并不在少数。

  只是此时所谓的‘泰西之学’,还处于抄袭、改造九州文明的阶段,甚至还没来得及进一步消化、完善、提升。

  哪里有云逍所宣讲的这样系统?

  这可是经过数百年,无数巨匠们添砖加瓦,才构筑的一个完备而又严密的摩天大厦啊!

  懂科学的,如宋应星、王徵、方以智等人,听得如醉如痴。

  不懂的,如刘宗周、文震孟等大儒、名士,此时心中也是震撼之计,仿佛有一扇大门被打开,一个全新而又浩瀚庞大的世界,向他们露出了一个轮廓。

  还有很多读书人,像是在黑暗之中行走的行者,突然有一道亮光,劈开了四周的黑暗。

  云逍此时宣扬的‘科学’,即使无法为天下读书人指出一条金光大道,也是一套全新的学说理论。

  单凭这一点,众多读书人即使心中不服,却也把云逍当成了开宗立派的大儒相待。

  云逍虽然只是说了一个大致的框架,却也讲了将近两个时辰,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正午。

  云逍感到口干舌燥,清了一下嗓子,正要继续讲下去,董小宛捧着一个茶盏送到他的身前。

  “谢了。”

  云逍接过茶盏,从容不迫地喝着茶水。

  月儿潭四周,众人这才回过神来,发出一声声赞叹、惊诧之音。

  云逍所宣扬的学说,给读书人带来强烈的冲击,心中震撼而又惊奇不已。

  这些心高气傲的读书人,今天本来是要对云逍口诛笔伐,此时却被完全折服。

  即使刘宗周这种被程朱理学完全洗脑的腐儒,还有无数王阳明的心学忠实拥趸,此时也不得不在心中一声赞叹。

  云逍子,真谪仙人也!

  要知道,程朱理学,也是经过数百年来,无数人加以补充,才有了今天宏大的理论体系,就这还漏洞百出,自相矛盾的地方甚多。

  云逍子所宣扬的‘科学’,以前闻所未闻,却是如此严密而又宏大,即使朱熹、程颐在世,也是望尘莫及。

  这样的智慧,又哪里是凡人可以有的?

  薛国观、范景文等人,心中震撼而又振奋不已:圣人,云真人果然是圣人降世!

  一时间,水榭中那略微有些单薄的身影,在众人心目中陡然变得高大巍峨,宛如高峰,需要人仰视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