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23章 假钞一出,保证让银行声名扫地!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道绝非圣人,更不做圣母!

  商户小额低息贷款和青苗贷,主要是为了打响银行的名声,为银券能够在民间流通铺路。

  好吧,贫道也是想为寻常百姓做点事情。

  大明最底层的百姓,确实是苦啊……反正损失的银子,又不是贫道一个人的。

  开银行的本钱,云真人可是一两银子都没掏。

  再说了,小额贷和青苗贷又不是不赚钱,只是少赚一点而已。

  况且赚穷苦老百姓的钱有什么意思,赚那些有钱士绅、富商的银子难道就不香吗?

  接下来,高福丽又简短地说了一下银行的发展规划。

  由于银行刚开张,之前说的那些,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在整个江南实现的。

  只能是以苏州为中心,向其他各地辐射。

  大明商业银行规划,一年之内,把银行分号开到南直隶、浙江各州府,及大明各行省的省会。

  三年内,银行分号开设到江南县一级。

  开业仪式结束后,银行就开始承办业务。

  由于人太多,光是来自各地的官员、富绅都快把银行挤满了,百姓们自然没法进去。

  一通操作下来,效果十分明显。

  第一天,银行存银高达一千二百万。

  没错,一千二百万,现银!

  可见江南的有钱人多到何等地步。

  银券这种新生事物,也开始在市场流通,走入人们的生活。

  之所以如此顺利,除了得益于银行针对百姓的惠民贷款,赢得了巨大的声誉,抵消了宝钞残留的负面影响。

  另外还有一件事,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
  一名江西的商人……又是江西商人,为这云真人特意教训了王承恩一顿,找演员为什么就瞅准江西人?江西人给你了多少银子?

  这位赣商到银行里,到银行用三千两现银,兑换了等额的银券。

  出门没多久,就听人说,这银券跟宝钞一个样,就是一堆纸。

  赣商顿时急了,赶忙又返回银行,把银券兑换成银子。

  三千两现银可不是小数目,一百八十多斤呢,赣商扛着出了银行。

  谁知转过一条街,就被人给劫了,银子被抢走且不说,还挨了七八刀,幸运的是性命无忧。

  赣商浑身是血,在大街上嚎啕大哭。

  围观者议论纷纷,这要是换成银券,揣在怀里谁能知道他带着一笔巨款?

  这件事第二天就刊登在《大明日报》上,成了一个绝佳的反面教材。

  ……

  银行的迅速崛起,钱庄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强烈冲击。

  五大钱庄的掌柜们紧急聚会,商议应对之策。

  “信昌号的存银,现在只剩下一成都不到,这还是维持了多年的老关系,我亲自出面说好话才留下来的。”

  “三江源稍强点,毕竟要顾忌盐商的面子,可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。”

  “云逍子,这是完全不给咱们活路啊!”

  ……

  钱庄的掌柜们个个忧心忡忡。

  于东波强撑着说道:“慌什么,天还塌不了!”

  这几天他的日子也不好过,头发都急白了不少。

  信昌号掌柜说道:“于大掌柜,你前几是银券作假的事情,弄的怎么样了?”

  于东波得意地说道:“找到行当里最顶尖的高手,今天就有消息了,等假钞一出来,就放到市面上去,保证让银行声名扫地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